189-6173-4130
联系人:王洪星(销售部 经理)
电话:0510-85625839
手机:189-6173-4130
传真:0510-85625539
地址:无锡市新吴区城南路203-5号
发表时间:2025-09-28浏览次数:
双头梯形螺纹加工需结合刀具设计、切削工艺与装夹工装优化,其核心在于解决小孔径导致的刀具刚性不足、分头精度控制及加工效率提升等关键问题,具体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:
一、刀具设计:强化刚性,优化切削性能
1、刀体结构优化
采用小直径刀杆(如刀杆宽度3.5mm,总宽度5mm),尾部设计长12mm、宽1.5mm的加强筋,通过M4螺钉固定于刀套,增强刀具整体刚性。
刀刃顶部和底部制作R0.15mm圆弧刃角,车削至螺纹底部时同步形成牙顶倒角,减少刀具断裂风险。
2、刀套匹配设计
刀套内部轮廓与刀杆完全贴合,通过M4螺钉锁紧,确保切削刃中心高度一致。更换刀具时仅需松开螺钉,无需重新对刀X轴,仅需调整Z轴即可快速加工,节省辅助时间。
3、多头切削刃布局
设计三头牙切削刃,第一颗牙车削0°螺旋线,第二颗牙车削180°螺旋线,第三颗牙同步修光牙型两侧。通过G33直插指令编程,F3.0为导程,每刀吃刀量0.1mm,实现高效切削。
二、切削工艺:分层加工,控制精度
1、粗加工阶段
分层切削:采用斜进法或左右切削法,每层切削深度0.6~1mm,逐步逼近牙型底部。例如,加工Tr32×12(P6)双头梯形螺纹时,先车削第一螺旋槽,再通过小滑板前移一个螺距(6mm)车削第二螺旋槽。
分头控制:利用小滑板配合百分表分线,确保两螺旋槽轴向位置误差≤0.05mm。分头后精车大径,留0.2~0.4mm余量。
2、精加工阶段
单刃精修:使用高速钢精车刀,前角γo=10°~20°,卷屑槽宽度0.3~0.5mm,侧刃切削深度0.06~0.08mm。精车时采用直进法,避免三刃同时吃刀,防止振动。
表面质量:精车后牙型表面粗糙度Ra≤1.6μm,牙顶宽和槽底宽符合理论尺寸(如牙顶宽f=0.366P,槽底宽w=0.366P-0.536ac)。
三、装夹工装:稳定定位,减少变形
1、工件装夹
使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夹持工件一端,另一端用顶尖顶紧,减少细长轴加工时的弯曲变形。
对于内螺纹加工,可在端面车削长1mm、直径32.5mm的止口,作为粗加工对刀基准,消除刀杆“让刀”误差。
2、刀具装夹
刀套通过弹簧夹套固定于机床刀架,确保切削刃与主轴中心线位置不变。更换刀具时,刀套保持固定,仅需调整切削刃高度,避免重复对刀误差。
四、典型案例:手拉葫芦双头梯形螺纹加工
问题背景:手拉葫芦中的T36×6双头梯形外螺纹需承受高负载,传统刀具易断裂,分头精度不足导致螺纹配合松动。
解决方案:
1.设计三头牙刀具,刀杆长度45mm,尾部加强筋提升刚性。
2.采用分层切削+斜进法,粗车时每层切削深度0.8mm,分头后精车牙型。
3.使用刀套固定刀具,通过百分表分线,分头精度达±0.03mm。
效果:加工效率提升40%,螺纹配合间隙≤0.05mm,满足手拉葫芦传动要求。
五、加工难点与对策
难点 | 解决方案 |
刀具刚性不足 | 采用小直径刀杆+尾部加强筋,优化刀刃圆弧角设计。 |
分头精度控制困难 | 使用小滑板配合百分表分线,结合刀套固定刀具。 |
牙型表面粗糙度超标 | 精车时采用低速(n=50~100r/min)、小切削深度(0.06mm),使用乳化液润滑。 |
加工效率低 | 设计多头切削刃刀具,通过G33指令编程实现同步切削。 |
下一篇:暂无